湖南强贲是涉嫌违法犯罪了吧?看到有报道。
在资产管理,资产催收,银行催收等行业,存在诸多的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暴力催收,采取各种暴力威胁手段,比如电信诈骗,冒充公检法,冒充律师,冒充政府工作人员,比如套路贷,各种诈骗手段,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还有各种各样的诈骗,恐吓,威胁等等,甚至出现各种人命案件等。
这些都是严重的违法犯罪,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等,目前在不断加强整治套路贷、电信诈骗、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个人和公司的相关刑事责任,规范公司合法经营,守法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遇到这些违法犯罪事情,可以拨打纪委监察12388、检察院12309、公安110、政府热线12345等投诉和举报,并通过网上曝光,网上举报等多种形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附相关报道:
头部催收机构疑似被端,警方当场带走上百人
支付百科 2021-12-02 22:49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催收的合规要求越来越高,暴力催收、软暴力催收等传统方式都已被法律明令禁止。
撰文 | 岂料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随着监管的趋严,催收机构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近日,作为头部催收机构之一的湖南强贲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强贲”)就疑似有大量工作人员当场被警方带走。同业机构众多,催收机构要比竞争对手催回更多款项才能获得更多合作,催收过程中手段还必须要合法合规,不然就容易收到司法的警告。
业务遍及数十个省
近期,有催收从业者反映湖南强贲疑似有警方介入。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此次警方出动了大量警力,对湖南强贲的部分人员采取了逮捕措施,根据某招聘平台的信息,湖南强贲的规模在2000人左右,加之现场的视频初步估计,至少有上百人被警方当场带走。
网上流传的图片可以看出,此次涉事地点为蓝湾国际广场,该广场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湖路458号,与湖南强贲工商登记地址一致。有目击者称为除多人被当场逮捕外,部分工作的服务器也被一并带走。
目前湖南强贲涉事原因不详,从部分网友的聊天截图可以看出,一些消息称可能是湖南强贲通过网上政务平台漏洞获取政务方面数据如酒店、轨迹等等方面涉嫌违法违规。但官方还未发布相关消息,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湖南强贲成立于2014年7月17日,注册资本为2000万,实缴资本不详,法定代表人为谢世达。湖南强贲主要从事企业征信业务、受银行委托对信用卡透支户进行通知服务、受银行委托对信贷逾期户进行通知服务等业务。资料显示,湖南强贲目前有22个分支机构,遍及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等13个省,在介绍业务规模时,湖南强贲写到其目前排在全国金融服务商(核心委外机构)营业额第二的位置。
湖南强贲目前业务重点是银行信用卡及信贷产品逾期账户资产管理服务方面,是很多银行委外催收机构名单中的常客。资料显示湖南强贲和微众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都有过合作,今年4月,湖南强贲信还获得中信银行2021年第一季度抢案“六星级优秀委托机构”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强贲少有司法信息,在企查查的自身风险中仅有一条,是作为被告和深圳市光联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该案将于本月17号正是开庭。
监管持续趋严
湖南强贲并不是第一家被警方突然带走大量工作人员的催收机构,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714高炮”后,多家催收机构被警方突击。2019年3月,安徽华纵佳讯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全部员工被江苏泰州地区公安带走调查;4月深圳宝安区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59人被警方刑拘;9月作为催收机构的江苏逸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遭到警方突击搜查,现场上百人被大巴车带走。不过随着监管管理的趋严,违法违规的催收机构越来越少,像湖南强贲此次这么大规模的警方行动已经相当少见。
早期催收机构违规重灾区是在P2P网贷、现金贷等领域。资料显示,P2P网贷高峰时期,全国涉及催收业务的公司超过5000家,催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彼时催收还未形成合规的操作流程,催收人员为催回款项无所不用其极,轻则威胁、恐吓、谩骂,重则限制人身自由、暴力殴打,这些行为的盛行也让催收机构在社会上一直伴随负面评价。
201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催收开始走向合规化管理。
2018年开始,暴力催收、套路贷等行为更是被列入扫黑除恶的重点关注范畴,重点打击采取威胁恐吓、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方式暴力讨债和插手经济纠纷的黑恶势力被写入《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
硬暴力被明令禁止后,软暴力催收也加入了司法管理范畴,爆通讯录、频繁打电话、短信侮辱等都被列入非法催收的范畴。这些举措的实施让催收人员的日子更不好过,稍不留神就容易触犯法律。在严打期间,就有媒体爆出一家催收机构的300多名催收人员集体提出离职。
近日,银行业协会《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协会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强调电话催收的时段仅限于8:00至22:00,并且对打电话的频率也进行了限制。可以预见未来催收行业的监管会越来越严,催收机构想要长久发展必须在合规的范畴内寻找到更好的回款方式。
光大、民生两家信用卡中心违规催收被罚,此事给予了其他银行哪些警示?
避免踩法律红线、不要侵犯消费者利益、要按照规定催款、优化催款的流程、定期对催款人员进行培训等警示。
催收公司违法吗
催收公司是否违法要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而定:1、催收公司如果是依照法律规定合法成立的公司,就不是违法的,公司进行债务催收的时候,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中的内容,不得暴力讨债;2、采取暴力催收的公司,属于违法公司。
一、催收公司违法吗
1、催收公司是否违法要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而定:
(1)催收公司如果是依照法律规定合法成立的公司,就不是违法的,公司进行债务催收的时候,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中的内容,不得暴力讨债;
(2)采取暴力催收的公司,属于违法公司。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
【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二、合法讨债需具备的条件有什么
合法讨债需具备的条件如下:
1、要有能够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借条、交易合同、送货清单、收据、银行记录等;
2、要有债务人起码的信息资料,债务人是公司的要保留搜集其经营证照复印件、银行帐户、公司法人或负责人及股东的个人信息等。债务人是自然人的要保留搜集其身份证复印件、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等;
3、要有债务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利益线索,对于欠债的自然人,可以了解其单位的其他职工的收入状况、了解其家庭的消费状况;
4、要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制造、保留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期间重新计算。
中邮消费金融涉案近2万起且被指暴力催收 App曾被通报
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消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App数据安全和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经核验确定问题App 88款,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对此进行了通报,而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旗下应用“中邮钱包”赫然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中邮消费金融还被指涉及多起金融借贷合同纠纷以及被指出现暴力催收等问题。
那么,中邮消费金融为何存在此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通报后整改情况如何?发现网记者就以上疑问向中邮消费金融发送采访函问询,但截至发稿前中邮消费金融方并未做出合理解释。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为我国居民个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当前,中邮消费金融在全国16个省(市)设立省级营销中心,2018年,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30亿元。
唯一被通报的持牌消金公司 当前问题已修复
11月23日中邮消费金融在其官网发布《吹响“二次创业”号角,“五周岁”中邮消费金融再启航》的鼓劲文章,而同一天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10月App监管情况通报,中邮钱包APP 2.8.6版本因App未明确告知收集使用麦克风权限的目的、方式、范围被点名。虽然此次被通报的名单中不乏嘉联支付、顺丰金融、恒大财富等多家金融 科技 企业,但中邮消费金融却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不过记者查看手机应用商店发现,中邮钱包APP已于11月30日更新至版本2.9.5,其中“【超努力】修复已知问题,借贷更安心”似是回应通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移动互联网应用作为用户数据收集的主要入口之一,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正逐渐得到国家和 社会 的广泛重视。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前工信部已经责令1336款违规APP进行了整改,公开通报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APP。
另外,据邮储银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为286.72亿元,净资产为34.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3.65亿元和32.24亿元皆有所增长。但今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为0.49亿元,与2019年的1.39亿元相比下降64.75%。
此前,中邮消费金融方解释称:一方面主要受疫情影响,客户逾期率也同步出现高峰;另一方面,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合理控制资产规模,故业务增速和规模上呈现下滑。
涉多起金融借贷合同纠纷 被指暴力催收
不可否认,疫情黑天鹅事件给多个行业带来的打击都不小。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中邮消费金融涉案多达19296起,案由多为金融借贷合同纠纷,判决结果集中在被告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清偿尚欠贷款本金及原告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撤回起诉处理。
据艾媒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4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0%, 社会 就业压力增大。受此影响,用户借贷也存在一定的还款压力,在暂未还款或还款逾期情况增多的同时,中邮消费金融被指存在暴力催收行为,甚至有伪造法律文书的嫌疑,截至12月3日,聚投诉平台上与中邮消费金融相关的投诉2756条。
其中有用户投诉称收到中邮消费金融旗下纯信用贷款产品“邮你贷”发送的法院通知,但案件号经用户本人网上查询及电话咨询,发现并无此案件号。与此同时该用户及身边人不断收到来自“邮你贷”方的短信、电话等。
无论何种前提,都不是可以暴力催收的原因。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如遇暴力催收,可主动协商并保留证据,拨打12315或向警方救助,适当情况也可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此外,在黑猫投诉中记者发现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情况。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中邮消费金融相关投诉2508条,不少用户反映自己从未用过中邮消费金融,但收到了催收短信,更有甚者,没有借过的贷款真实出现在自己的个人征信中,不仅有借款记录还有还款记录,实在匪夷所思。
当前投诉下显示已回复,但中邮消费金融方选择隐藏回复。而此事因何发生?将如何解决?中邮消费金融内部是否存在管理疏漏?中邮消费金融并未对上述投诉进行合理的解释。
2015年到现在,中邮消费金融已经走过5个春秋,“二次创业”的号角吹得响亮的同时直面自身问题并对此予以解决,才能得到持久发展。
那些催收公司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
属于违法行为的催收:
1、恶意短信、P图群发
这种行为属于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情节严重者将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泄露私人隐私
尤其以爆通讯录最为普遍,个人隐私、信息不可侵犯。爆通讯录。假如催收人员只是提醒你快点还钱,并且一天控制在3次之内,这是合理的催收行为。但是,催收人员如果收集借款人亲友的电话号码以及住址等,之后一直电话骚扰,这也是暴力催收,借款人是可以跟监管部门反馈的。
3、施暴殴打
打架斗殴是要承担行驶在责任的,这种暴力手段与黑社会行为无异。
4、擅闯民宅
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上门催收,并强行闯入借款人家里。
5,半夜三更打电话。当你逾期后,催收人员为了追回欠款,通常都会半夜打电话给借款人,给予借款人极大的心理负担。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情况若是一直存在,完全属于暴力催收的一种,借款人可以保留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6,软件电话轰炸。如今,骚扰软件数不胜数,只需一点钱,就能够设置次数等,长时间对借款人打电话进行骚扰。要注意的是,上述行为也是暴力催收的一种,大家也可以保留证据,在必要的时候直接举报该平台。
逾期者遇到这些违法的催收行为,可以选择报警,但是结果是催收者不再骚扰你,你也应履行自己的还款责任,至少将本金和合法利息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