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风险有哪些,暴力催收最严重
校园贷七宗罪
1.增加负担。由于贷款需要支付利息,贷款导致学生经济状况恶化,雪上加霜。
2.暴力催收。经济状况不良导致学生逾期无法还贷,导致放款人通过非法手段催收。
3.人生安全。暴力催收可能导致大学生人生安全受到威胁。
4.财产安全。大学生不熟悉贷款套路,容易陷入强制贷款,抢劫事件中,导致财产损失。
5.名誉损失。部分学生无法还贷,借款人公开照片,影响学生的名誉。
6.过度消费。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制力,盲目贷款导致过度提前消费。
7.影响学习。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知识,增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校园贷?大学生防止校园贷骗局,哪几件事情不可忽略?
校园贷指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在校的大学生发放的各种贷款,其中包括助学贷款,还有创业贷款以及消费贷款。可是目前关于校园贷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负面新闻,大学生在防止校园贷骗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一些贷款在进行宣传的时候或者说只要用身份证件就能够进行贷款或者打出零首付的广告来吸引一些大学生,但其实在贷款之后会发现收取的利息会比正常贷款要高出非常多,可能借了500块钱到最后要还几千块钱,这种就可以让大学生最终还不上贷款,从而欠一下巨额利息。还有一些贷款平台会利用培训贷,这其实也是一种套路,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花钱去购买课程,其实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学生报名而只是为了申请贷款而已。
现在校园贷款的风控措施是比较大的一些平台,在其中浑水摸鱼就很容易利用大学生的身份,从而进行一些不法的活动。而且很多学生在进行贷款之后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就会导致过度消费,从而还不上钱,对于自己来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关于校园贷也希望家长和学校加大风险教育,从各个方面告知学生校园贷的危害性,要让学生知道天上是没有掉馅饼的。同时作为大学生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要严格的保护,不要随意的泄露,同时也要学会和自己家里人进行沟通,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咨询一些成熟的人。
最后也希望大学生能够从校园贷当中学习到一些经验教训,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有一些想要通过创业的方式,并且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也是能够合理的去利用校园贷。
陷入校园贷以后怎么办
可以先咨询律师,年利率高于36%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不过年利率24%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使是复利也不能超过上述标准。选择报警,讲明事情的缘由,如果是被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办理,可以由警察出面处理。
一,怎样防范校园贷骗局:网络借贷平台在向大学生发放贷款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偿还能力,设置基本的门槛,比如要求提供家长同意书或抵押,加强资质审核,控制贷款额度,确保风险可防可控,减少坏账率。政府有必要加大对这些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力度,银监
二,校园贷的市场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考入大学,有些家庭无力负担孩子在城市消费、学习甚至是创业上的资金需求,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会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甚至是民间高利贷。客观上,校园贷的出现挤压了"毛细血管"式的线下高利贷
三,监管趋严已成为业界共识,除专项整治外,上海、深圳、重庆、广州等地方行业自律组织都相继出台"禁令",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强压之下,诸多涉及校园贷业务的平台正谋求转型或退出。
四,开展校园网贷业务整治,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现网贷机构主要办事机构与营业执照所登记的住所不一致的,应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通报后应依法进行处置。
五,2018年11月19日,武汉警方通报武汉市首例以敲诈勒索罪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校园贷"案件。涉案恶势力团伙面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通过哄骗、恐吓等索取高额利息和费用,并胁迫无力还款的大学生"转贷"还款。日前,团伙成员一审被判11个月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 。
暴力催债合法合理吗?
7月16日报道,一段“校园贷”放款人自己录制的上门催收债款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遭遇这种暴力催收后,在深圳某高职院校就读的小陈,不得不找地方躲了起来。
“校园贷”借款人小陈:放贷人说我欠他们钱 ,要把所有的账全部清掉,我一个人在一个没有监控的小房间里,他们有三四个像黑社会类型的人,自己没有办法反抗。
从最初只借6000元钱,到如今“滚雪球”累计欠下多少债款,小陈也说不清楚,因为借款欠条都在放款人手中,他手上压根就没有欠条。
另一位受骗学生的家长,在事发后统计孩子的借债记录,已经累计超过100万元。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孩子从5000元开始,半年的时间,欠债累计可能有上百万,但是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些,应该还有空白的借条,这是个未知数 。
由于事前并不知道孩子在外面借了钱,直到借贷公司的放贷人员上门逼债,王女士一家才知道孩子闯下了大祸。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放贷人说他有合同,但我们也没有能力还,然后他们就恐吓我们, 身为父母,感觉天塌下来一样。爷爷听到这个消息,一下接受不了,就病倒去世了。
王女士报警后,警方经过侦查发现,这些借贷团伙以民间借贷为幌子,行诈骗之实。在王女士儿子受骗的案件中,就有300多名在校大学生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超过一千多万元。而在全国,近期也出现了多地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
为了购买一个新手机,小陈的同学迅速给他联系了一个专门从事小额贷款的“所谓朋友”。
“校园贷”借款人小陈:这个“朋友”给我打了个借条,他说六千块钱可以随时还,给人的感觉就是朋友帮忙的样子,但是我们彼此也不是特别熟。
既没有说利息,也没有定时间,按照放贷人的说法是“一切好商量”。小陈都没有明确合同细节,就在上面稀里糊涂签了字。然后就迅速拿到了6000元钱的借款。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小孩子可能思想单纯就没想那么多,以为真的是借用一下,谁知道他借了这第一笔钱就是噩梦的开始。
借贷公司先是利用同学关系、学长关系套近乎,消除学生的防备心,骗学生入套;签订借款合同时,合同书里仅仅标注借款金额和时间,也不注明借款利息等细节,给借款人“零利息”借款的错觉。在借款人签字按手印后,才口头告知借款人额外的利息等费用。
“校园贷”借款人小陈:他们每次都是说看你借几天,算多少利息。比如6000元,第二天还利息500元,还不上罚300元。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桃源派出所袁成彬:在侦办这个案件当中,发现嫌疑人以5天为一个计费周期,收取30%的利息。如果出现不能按时还的情况下,逾期费是一小时500元。
“校园贷”犯罪嫌疑人:当事人如果没钱偿还这笔资金的话,就会被要求通过别的借贷公司,借钱来平这笔债。
但这个时候,借款人到手的现金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合同借10万,借款人到手只有2万还上家,而另外8万则成了第二家放贷公司的利息、押金和手续费。不仅如此,一些不法分子还通过逼迫借款人签借条等方式,垒高债款。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家里的电话被他们一个接一个打,到最后就用“呼死你”的电话轰炸。我们也没有能力还,他们就采取很激烈的手段,比如,拿胶水塞住门锁了、喷漆等,然后进行恐吓,说要把孩子砍死,打残之类的。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桃源派出所袁成彬:借了实际意义上第一笔钱之后,嫌疑人就要求受害人将手机通讯录、微信好友通过同步助手打包一份发给他们,以便于向受害人家长进行催收。
原“校园贷”放款人栗某:出去每一笔钱收回来就挣了,收不回来,就把这个债务外包出去,包给当地催收,催收去家里要钱,没有钱就拿东西 。向警方报案也不害怕,因为这是经济纠纷。
就这样,不法分子以民间借贷、经济纠纷做掩盖,软硬兼施疯狂聚财。 警方还发现,这些不法分子在行骗的时候,都要先对借款人进行测试和选择。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桃源派出所袁成彬:这些受害人有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说攀比消费,平常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有可能有赌博等其他一些不良的习惯。
记者调查也发现,由于很多学生爱美容、爱买新款手机,因此不少“校园贷”公司如今开始与美容院、手机专卖店合作,将贷款与产品捆绑搭售,诱骗学生。 这种环环相扣的校园贷“新骗局”,在全国都是大体相似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