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高利贷暴力催收该怎么办?
1、遇到发短信,打电话威胁的,就截图保留所有证据,通话保留录音,去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会有管理人员回电给你答复。
2、可以找律师起诉。前提是先将钱还了,将债务关系了结了,证明自己不是恶意拖欠,更不是侮辱短信所说的那样。
3、举报垃圾短信,运营商可以拉黑一个号码,比如一个号码被举报3次到移动,那么这个号码就不能再发送到移动的号码。
4、觉得自己安全会受到威胁,立即报警!
二、我和黑老大的365天哪里看
我和黑老大的365天正规视频平台均无法观看。
《我和黑老大的365天》是根据波兰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马西莫(男主)外表年轻英俊的青年,父亲是一个西西里黑手党家族的头目,在他父亲被暗杀后,他别无选择,只能接过父亲的位置。
劳拉(女主)是一家豪华酒店的总监,事业有成,但私生活缺乏激情,和男友的生活不和谐,为了挽救糟糕的人际关系,与男友和朋友一起去了西西里岛旅行。
在西西里的岛上劳拉遇到了迷人又危险的马西莫,马西莫对她一见钟情,以此展开了后边的一系列故事。
为了让她爱上他,马西莫绑架她,调查她的男友,囚禁她,但是却一点也不伤害她,说要给她365天时间爱上他。
马西莫很爱劳拉,可是劳拉觉得这是绑架,不会让她爱上马西莫的。劳拉可能猜到马西莫是干什么的,天天和马西莫一起去。
这次参加一个酒会,他们二人跳了一段很美的舞,跳完后,看到了一个叫安娜的过来,她悄悄地跟马西莫说我会让她死。但马西莫是他不会让劳拉受伤的。
后来还没有365天,女主劳拉就爱上了马西莫。他们去见了劳拉的爸爸妈妈,后来马西莫答应让劳拉的闺蜜做伴娘,她们去试婚纱。回去的路上,劳拉还在和马西莫打电话,打着打着就劳拉没有说话了,最终劳拉被劫持暗杀,并最终掉入大海,生死不明,马西莫得到消息非常崩溃,也为第二部买下伏笔。
三、山东涉黑女头目李桂圆从小成绩好能吃苦,她后来是怎样变成黑老大的?
山东涉黑女头目李桂圆,最开始从打工做起,在一家汽车4S店就职,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店长。虽然是店长,但毕竟还是打工者,于是不甘于做打工女的她,开始转战商圈,携手丈夫开公司。期间,李桂圆利用违法手段,从事黑社会性质活动,引起社会公愤。
李桂圆是一个怎样的人?
身子一介女流,李桂圆的确很了不起。
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因为严重涉黑,给周边区域造成重大影响,最终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3年。
而在此前,公安机关,为了抓捕她,甚至发布了30万的悬赏通告。
可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样一个令警方感到棘手的90后女黑老大,小时候却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在班里,她还是能提老师分忧的班长。
有媒体记者通从李桂圆家人、老乡、生意伙伴等多方了解到,李桂圆不仅学习好,而且在家里也很能干,懂得吃苦,每次放学回家,都能替家人分担家务。村民经常看到她背着喷雾器,去棉地里打农药的情景。
李桂圆虽然聪明,但也不是没有缺点,她的缺点就是脾气特别暴躁。而她的这种性格,与她的家庭环境,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
据悉,李桂圆的父母早已离婚,倔强的她因此和父亲关系闹僵。此后,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
后来,李桂圆考上了高中。
那是当地最高的高中,足见李桂圆学习成绩之优异。但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她居然辍学了。
辍学的原因,与她的性格有关。
读高一那会,李桂圆向母亲要100元生活费,她母亲没给她,她便负起地选择了辍学。仅仅为100元辍学,在今天看来的确有些匪夷所思。
李桂圆辍学之后,便开始踏足社会。
最开始,她做过服装生意。那时候,她才十几岁。一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姑娘,有做生意的意识,而且还通过做生意,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李桂圆的确不简单。
这一年,李桂圆19岁。如果她一直停留在学校里好好读书,应该会经历高考。以她的聪明才智,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是问题。可是,她的人生轨迹早就在她辍学后,发生了严重的偏离。
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桂圆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那时候的李桂圆,也许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让人又惊又怕的黑老大。而真正让李桂圆走上涉黑之路的,却是她的第二任丈夫。
李桂圆的第二任丈夫名叫李辉,两个人是同村,又都是二婚。知情人士曾透露,李辉是当地有名的偷油贩子,李辉也正是由此发家的。而在认识李辉之前,李桂圆还是东营某汽车销售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那时候的李桂圆,在当地汽车销售圈里颇有些名气。她在4S店很能干,加上她做事精明周到,很快就成为了一名领班。
李桂圆有多精明?
李桂圆在4S店打工期间,曾购买过一两奥迪车。她原来还有辆价值20多万的丰田车,奥迪车买来后,就打算着想把这辆丰田车给卖掉。那时候,李桂圆认识了一位二手车店的老板王亮。
王亮初见李桂圆,见她貌不惊人,但李桂圆能说会道的特点,还是给王亮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王亮曾表示,他做二手车,从来都是靠打压价格获利,但是当他遇到李桂圆时,发现自己这招不好使了。他和李桂圆谈,一分钱都没有压下来。
这一次交手,让王亮认识到了眼前的这个女子,真不简单。
那时候的王亮又何曾想到,他眼前的这个女子,仅仅有3年的时间,就成立起公司,并一手将公司做大做强了起来。
擅长经营的李桂圆
李桂圆绝对是个人才。公司成立之后,李桂圆的管理才能得到充足发挥。
她特会笼络人心,比如她想要用哪个人,她请对方吃饭,端上饭桌的第一道菜,必须是那个人喜欢的菜。因此,李桂圆公司里的员工也都对她死心塌地,工作起来也都很卖力。
李桂圆的公司,主要是经营办理信用卡购车分期付款业务。而实际上,这家公司则是打着合法公司的幌子,以暴力和软暴力的形式,催收欠款,从而在短期内获得巨额财富。此时,以李桂圆和李辉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也开始浮出水面。
在李桂圆的打拼之下,其汽车分期业务,很快占据了当地市场的七八成。2017年,李桂圆的公司业务到达巅峰时期。据说,那一年公司年会,李桂圆邀请到了大半个当地汽车圈人士。当时,台下密密麻麻坐了一千号人,而她则站在台上拿着话筒侃侃而言,俨然一副女强人的模样。
那是她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那时候的她也断不会想到,几年之后她会从事业巅峰急遽坠落,堕入罪与恶的谷底,接受法律的严惩。
根据警方通报,李桂圆所在的这个组织,为了获取非法高额利益,多次以购车人逾期缴纳车辆按揭款、GPS异常等为借口,到购车人、担保人、中介者家中或将前述人员带至指定地点,以扣押车辆、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殴打、跟踪、滋扰等方式强行索要高额违约金、保证金、拖车费等,多次实施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组织成员还通过银行贷款套现、更改购车人车辆贷合同手续费率骗取、截取银行既得利益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
2020年,11月20日,李桂圆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3年,并处以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目前,李桂圆仍在外逃。然而法网恢恢之下,她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若她真知道恐惧,在最初又何以无视法律的存在?
四、儿子欠了高利贷,父母应该怎么办?
这要看儿子的年龄有多大,是不是未成年!如果是未成年人,那么父母作为监护人,就有义务替孩子偿还这些债务;如果儿子是成年人,那么建议父母不要介入该经济纠纷,最好让儿子自己去处理。
这里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家里有一个亲戚的儿子就是这样的,家里有两个儿子。老大由于迷上了网络赌博,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欠下了巨额债务,其中就包括几笔高利贷。这里提一下,老大夫妻两个都有正式工作,按道理小日子应该过得不错才对,但由于债务的影响,老大不仅整天跟亲戚朋友借钱,而且就连父母的工资也被他拿来还债了。
这么说吧,老大的债务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把父母也拖下了水。按道理这样的生活已经够惨了,但没成想几年后老二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欠下了大笔债务。很多人可能想不通,既然有老大的前车之鉴,老二为何会重蹈覆辙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大把父母拖下了水,老二不忍心便想着力挽狂澜,没成想也同样走了歪路,结果是雪上加霜。
就这件事来说,如果这位亲戚当时不管老大的债务,那么他们最多是毁了一家人,但现在却毁了三家人,最终两个儿子不仅都失去了工作,而且都离了婚,到底图什么呢?总的来说,遇到这种事情,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情感冲昏了头脑,一旦卷入债务漩涡,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不承担成年儿子的债务,这不是冷酷,而是冷静!
五、我国民间借贷第三方债务催收主要有哪些手段?有什么特征?
国民间借贷第三方债务催收主要有电话催收、信函催收、传票催收等手段,而我国民间借贷第三方债务催收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民间借贷在催讨债务时,多选用黑社会手段或流氓方式。
此处以“暴力催收”来命名,除了肢体接触等攻击性行为可被认为属于硬暴力外,还有采用微信等方式传达威胁性影像、语言以及语言辱骂等软暴力。伴随催收难度的升高,催收手段的暴力程度也将呈现阶梯型上升态势,进而导致危害持续扩大。
(2)伴随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升,民间借贷债务催收已发展为半地下、地下行业。
大型金融机构会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来专门处理逾期债务,还有一些中型金融机构往往通过外包方式对各类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其中,以信用卡不良债务产生的催收业务最为典型,除此之外,还有因诸多民间借贷纠纷导致的不良资产。因民间借贷导致的债务纠纷也存在质量差异,若不想资产质量较高时,往往以法律手段、经由正规渠道来解决,相反则会向第三方机构求助并由后者负责催讨。追讨此种特殊资产将面临较高风险、较大难度,所以需运用非常规手段、专业技术。诸多第三方专业组织的产生即可能衍生为相应行业。因讨债公司在我国并不具备合法性,此类专业机构多对应于半地下、地下状态。
(3)赌博面临最高催收风险,且涉黑几率最为显著。
民间金融领域的赚钱套路相对较多,部分以民间借贷为主业的个人虽然由个人负责开展大多数业务,但债务催收作为贷后管理将面临极大风险,便通过设立公司与机构形成业务往来。对比法律保护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其利率明显高出许多,属于典型的高利贷,自然面临较高的违约率,需通过专业化方式进行催收活动,并形成最为典型的涉黑化倾向。
(4)为确保组织得以可持续发展、寻求合法性,催收组织已处于日益规范化状态。
作为专业化的催收机构,若依然以暴力手段完成业务,可能因触犯法律底线而承担相应风险,难以达成持续发展目标。所以,此类机构也纷纷就转型开展诸多尝试,以便在法律范围内使得催收行为更为规范化。因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结合各类信息手段,专业催收机构即可以合法途径取得相关债务人信息,暴力使用的可能性将因较强的信息调查能力而降低,此前暴力催讨的相关业务量也将随之而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