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11月1日催收新规
2021年11月1日催收新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后,根据相关规定,即使个人同意提供个人信息但有权向平台主张撤回,且通讯录或者通话记录并不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必要条件。
因此大家主张撤回个人信息处理以后 催收仍然再进行电话或者短信轰炸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个人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个人撤回同意,不影响撤回前基于个人同意已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五条 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个人撤回同意,不影响撤回前基于个人同意已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
二、2021年网贷会全面停止催收吗
会,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暴力催收。
2021年的新《民法典》已经将暴力催收写进了刑法,3月1日起开始实行。对债务人进行人身攻击,造成身体伤害或精神伤害的,都属于违法催收。对于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作为受害人应当及时收集并固定证据。
可以选择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因为只有涉及治安违法或刑事犯罪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如果暴力催收的方式达不到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公安机关是有可能不予处理。所以,若想维权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行为。法院判决之后,若对方仍然实施暴力催收,那将涉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属于刑事犯罪,可以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如何都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贷款发生逾期这种情况,因为这种情况是要被记入大数据信用中的,逾期不归还欠款就会导致借款人的大数据信用异常。借款人因此会成为失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不知道自身大数据信用情况的朋友,可以在清白数据查看自身情况,并保存好相关数据,只要找到这家公众号即可知道自己的多头借贷记录、负债详情、失信信息、网贷逾期详情以及黑名单等信息。
很多人在借款的时候,都希望这部分贷款,能够解决自己的一时困难。但是有的时候却忽略了其中的还款问题,一些人在借款时虽然非常爽快,但是在还款时却扭扭捏捏,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没有办法按期进行还款。而很多贷款平台在进行注册以及借款的时候,都需要通过手机获取通讯录的权限。也就是平台掌握了借款人的通讯录以及所有的联系方式,当用户没有办法按期还款的时候,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时间,这些正规的网贷平台就会进入通讯录的爆破,进行债务的催缴。
三、2021年分期易有人强制吗
2021年分期易依然有人强制。
那种大额分期,虽然看着利息高,但分期期数多,算下来一年基本也不超过36%,所以法律角度也是合法的,你借的多,利息当然也多。对于爆通讯的违法行为,搜集证据去投诉。如果没钱还,就先不还,等对方起诉到法院再说。各种暴力催收,直接屏蔽无视。
一、分期易逾期相关后果
【1】 分期易逾期会产生高额度的罚息和违约金,同时借款者还会收到来自网贷金融机构的催款电话和短信。
【2】 如果借款者的出借方是正规的持牌机构的话,逾期者此次逾期的记录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3】 而且网贷金融机构会对此次逾期记录采取不同阶段的催收策略。逾期时间过长的话,还可能面临刑事问题。
总的来说,分期易逾期之后是会遇到上文中提到的三种情况的。如果可以的话,逾期者可以向朋友借钱将该笔网贷的欠款全部还清,然后再将钱还给朋友即可。如果用户知道自己无力还款的话,持卡人主动申请延期还款,银行往往会同意延期。如果持卡人忘记还款,发现逾期后一定要尽快还款,最好全额还款以免影响个人征信。
二、关于分期易逾期的相关报道
2021年2月22日,深圳有多家催收公司正遭遇警方突击,涉事外包公司数量达20家。据说本次事件的导火线是某银行的外包催收出了人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但最近国家监管部门对催收机构监管步伐的步步升级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非常时间,仍有不少催收依然顶风作案,骚扰通讯录、对借款人进行人生威胁。如今天分享的协商平台分期易,催收更加猖狂,说“不还款,让借款人活不过明天!”
四、网贷暴力催收公司地址在深圳怎么举报
收集证据,把催收的证据投诉给深圳的银保监会和互联网金融协会。
如果没有逾期,网贷公司催收的做法是违法、侵权行为,可以告他。现在国家严惩暴力催收,你可以把这些催收的证据投诉给银保监会和互联网金融协会。
2021年的新《民法典》已经将暴力催收写进了刑法,3月1日起开始实行。在实践中,很多网贷公司在借款人逾期之后,都会遭遇不同严重的过度催收。如果遇到了暴力催收,那么作为债务人,同样有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人身安全的权利。所以,遇到暴力催收,直接报警处理!
五、2021年到2022年中国催收公司被警方打倒了几个被警方抓了几个公司
随着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警方的共识加深,打击“债闹”的行动。
正是由于反催收过程中出现了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敲诈勒索等多项违法犯罪情况,全国各地都开始清理和打击非法的“反催收”行为。
随着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警方的共识加深,一场围剿反催收、打击“债闹”的行动正在拉开帷幕。打击黑灰产业,维持稳定的金融市场,是整个金融行业发展和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升级必须面对的一场挑战,需要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警方与广大金融消费者齐心协力,共同改善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