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后股价就大涨
股价是由股票的供求情况决定的,当公司提出私有化时,大家对股价一致有了上涨的预期,结果持有股票的舍不得卖,没有该股票的则赶紧买进,最终形成大涨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的所有权人直接或由其代理人越权将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以及这些组织或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权利合法或非法地由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的全体公民或某一集体所有转变为个别私人所有的行为及其过程。
上市公司私有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退市方式。就是有人把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买了,不再在二级市场交易。这个操作在国外市场和港股似乎更常见,在A股比较少。
扩展资料:
两起比较经典在私有化案例
1、当当网
虽然最近当当接连让路人吃瓜,又是闹离婚,又是股权之争,又是抢公章。当当也是有过比较辉煌的时候,在美股成功IPO后,上市首日股价上涨了90%,一度超过30美元,当时的大股东李国庆也完成了大手笔的减持,套现2000万美元。
之后,股价一路下跌,到私有化的时候,只剩下6.7美元,相比发行价也是打了个折。市值也只有最高时的四分之一不到。
当当最后是由李国庆牵头成立的买方财团,筹集了大约3.789亿美元资金,完成了当当的私有化,其中过程也颇有波折,本来还有竞价对手,提出了更高报价的收购要约,但最后还是李国庆的买方团与当当网达成了私有化协议。
公司大股东想要私有化,在报价方面还是会有优势,小股东就容易吃亏,这中间交易所会起到监督的作用,但还是有漏洞可钻。所以,最后,李国庆他们相当于是在二级市场跑了一圈,先卖了个高价,又用个低价把东西买了回来。
2、美的私有化威灵控股
威灵是在港股上市的,刚开始也是美的从别人手里买过来,后来成为了威灵的控股股东。威灵控股是白色家电的核心机电部件的制造商,也就是美的的上游供应商。被美的收购之后,公司虽然有非常不错的市场地位,但利润表现并不是特别好,股价也一直不高。
市面上有消息说,是美的在做供应链的利润优化,将威灵的利润转移到了美的。这个无从考究,但从供应链协同的角度,关联方定价本就有很大可调节的空间。之后,美的就提出了私有化威灵,虽然也有不错的溢价,但相比之前为美的贡献的利润,可能仍是很划算的一桩买卖吧。
二、当当创始人被儿子起诉,他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做?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1、今年以来两次夺章“逼宫”未果的李国庆遇到一起新官司,而起诉人却是自己的儿子。
8月9日晚间,李国庆在其个人微博上称,自己和前期俞渝被儿子告上法庭,目的是要求法院确认我和俞渝为他代持当当股份的代持协议有效。
但背后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俞渝希望通过确认儿子为当当股东,从而影响两人的离婚股权分割,以及将来的当当控制权。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这也是李国庆最不希望看到的,拖延离婚案件的审理,导致拖延当当股权的分割。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儿子在帮着老妈对付老爸的一场计谋!
2、但是关于当当网的持股分配比例来看,
而李国庆称,当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管理层的占股是32%,其中我27.5%,俞渝5%。 当当私有化的时候,我同意和俞渝的占股比例变成了五比五。后来俞渝建议双方各自拿一半股权给儿子,并代持了儿子手上的所有股权,最后俞渝持股64%,李国庆27.5%”。
实际工商登记的数据:
俞渝64.197,李国庆27.513,共计91.71,投资人8.29
3、如果李国庆俞俞离婚,股权平分后:
俞渝占45.855,李国庆占45.855,投资人占8.29
但投资人支持李国庆,李国庆为大股东
如果儿子为股东,离婚股权平分后:
俞渝36.53,李国庆36.53,儿子18.65,投资人8.29
俞渝+儿子 > 李国庆+投资人
俞渝为大股东
从目前消息看,并没提到儿子要求成为显名股东。但根据办理股权纠纷案件的审判情况,估计,儿子的诉讼请求不止为“确认代持协议有效”,应该还有别的要求,让我们持续关注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