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个西藏的小寺庙竟然有三千年的历史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这座寺庙已经成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本教的重要场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
辛绕佛祖曾预言:当后世无量光佛像、左旋白法螺与具格的贤者在孜珠山汇聚,即是我的身语意三宝具足,孜珠山佛法的火种将大放光芒,照亮世界。
内容摘自网络,整理编辑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
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
内容摘自网络,整理编辑
孜珠山上到处是大殿、经堂、僧舍,繁盛时期僧人多达二、三千人。
佛祖辛绕弥沃在弘扬佛法时,曾在孜珠山传法,并授记今后孜珠山会对苯教佛法的发展和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位于海拔4800米雪山上的孜珠寺自然条件极为艰苦,从觉恩乡路口到寺庙的路还有11公里多的山路,而且海拔爬升极快。僧人们是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修炼本教的佛法。
孜珠寺开办了内明、辩论、禅定3所学校,僧人可以在此僧人在孜珠寺从内明开始修学到禅定,要把本教现有甘珠尔(祖师敦巴辛绕口述的本教知识)187部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学完。这是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需要极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内容摘自网络,整理编辑
“神舞使我们发觉,无论今生与来世可以坦然的面对自己和他人而没有自责和内心的恐惧便是极乐;内心的邪念与不可示人的自我折磨就是黑暗的地狱。”____丁真俄色活佛
神舞是藏传佛教举行法会庆典时由僧侣表演的一种宗教仪式舞蹈,跳舞时僧侣们戴着各种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穿长袍、佩彩带、既有普渡众生的意义也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孜珠寺的“极乐与地狱”神舞与藏地其它寺院的神舞比较起来是与众不同的,它十二年才跳一次,每一次都加持所有的众生得到当世的觉醒和心灵的重生。
十二年一次的神舞法会,是孜珠寺最为隆重的佛门盛事。每逢鸡年,数以万计的朝圣者不辞跋涉之苦,华服盛装地聚集在这海拔4800米的雪域圣寺,弘宣善法,祈福忏罪,殊情胜景,蔚为壮观。而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法会期间上演的神舞剧“极乐与地狱”(又名“极乐世界与地狱”)。
今年的六月份已经举行过一次,下一次就是再等十二年,下一个鸡年。
TIPS:
孜珠寺是苯教(苯波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孜珠寺最佳朝拜时间,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和跳神舞蹈。从藏历(汉历同)鸡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举行一次大型的讲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导和平的苯教神舞――《天堂与地狱》,全藏地区,唯有孜珠寺保留和可以重现此舞的原貌。
内容摘自网络,整理编辑
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冈仁波齐、林芝的苯日神山, 昌都的孜珠山、云南的梅里雪山。
佛祖辛饶米沃在弘扬佛法时,曾在孜珠山传法,给予巨大的加持。并且授记:今后孜珠山会对本教佛法的发展和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会有许多利益众生的大成就者出现。
此后历代在神山修行者中涌现出了80位大成就者,并留下了他们的珍贵遗迹。如有辛美祖普、东炯大师、占巴南喀大师、才旺仁曾大师、罗丹尼布大师、桑杰林巴大师等,以及他们和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山洞,并在石壁上留下了手印和脚印。
孜珠山的圣迹比比皆是,岩壁和洞穴里自显的佛像、坛城、真言,令人目不暇接,它将如此丰富的本教宝藏集于一山。同时孜珠山也有代表六道轮回的绕山隧道,许多藏民虔诚的不远千里来此朝拜。
TIPS:
小转孜珠神山,2~3小时可转完。需要注意的是苯教和藏传佛教相反,需要逆时针完成。天天都会有很多藏族人民转神山,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转山的线路,跟着他们走也可以,不用担心认路的情况。
内容摘自网络,整理编辑
雍仲苯教孜珠寺第四十三代法嗣——丁真俄色活佛是苯教佛法“译师传承”的八大成就者之一,穆邦萨东大师的转世。
三千年前,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为普及苯教佛法,推动在全藏三十七个地方修建道场,穆邦萨东大师创建了其中的孜珠寺并担任住持。从那时开始,他为了实现度尽众生的誓愿而不断乘愿转世,因而形成了孜珠寺和“孜珠活佛”的法统。
这次我们上孜珠寺的时候,活佛刚好在寺院里,寺院里的其他人员给我指了活佛的住处。并且跟我说,关于苯教的内容可以请教活佛,活佛都会解答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活佛,我们抱着一切随缘的心态。后来,再次见到这位指路的工作人员的时候,他询问我们是否见到活佛,我们回复没有。但后来在下山的路上,遇见了坐车下山的活佛,得见了活佛一面。我想,这一切都是缘,不强求自然可以遇见。
在下山路上等车的时候,我们和寺院的工作人员简单的交流了下,我询问:“孜珠寺之后会收门票吗?”工作人员回答:“活佛的意思是不收门票,他不想孜珠寺变得商业化。”
这让我想起了活佛的祈愿:希望真理能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不局限于派别、主义的藩篱和枷锁,使无边的众生都平等地得到净化,从藩篱和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世界人类和平的因素,它将变成和谐的重要作用。
部分内容摘自网络,整理编辑
孜珠寺具体位置:
孜珠寺位于317国道上丁青县觉恩乡孜珠山,不管是自驾还是班车或者搭车,过了觉恩乡检查站后出去10公里处就是孜珠寺路口,从路口上山徒步或者骑摩托车或者驾车走11公里即可到达孜珠寺。
如果是独自或者结伴旅行者,无其他辅助交通工具,如果预算充足,丁青县或者觉恩乡包车上孜珠寺也可以。具体费用未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商谈。
如果计划前往孜珠寺,建议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因为孜珠寺所处位置并不容易抵达。以下为各个出发点建议。
1,昌都市出发。
昌都有前往孜珠寺的班车,早上8:20,中午12:00前往丁青的班车,票价为102,因为孜珠寺进口在317国道路口处,提前跟司机交代即可,在路口即可下车。从路口到孜珠寺,可选择搭车(早上搭车成功率高),或者摩托车上山(费用100/人),或者徒步上山(建议不可负重太多,海拔爬升厉害)。
2,那曲出发。
那曲有到昌都的班车,班车是走317的。所以,提前跟师傅说明是在孜珠寺路口下车,也可以抵达孜珠寺的路口。之后上山方式同第一点即可。
说明:那曲到昌都班车时间,票价未知,需要自己去那曲地区汽车站询问。
3,自驾或者报团包车出发。
如果是自驾或者报团包车出发的话,那么就不用担心交通问题。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沿途及时了解路况即可。
4,摩旅或者骑行出发。
如果是摩旅或骑行的话,那么就不用担心交通问题。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沿途及时了解路况即可。
5,徒搭出发。
如果是徒搭的话,那么需要了解清楚沿途什么点容易搭车,搭车到哪个点下车即可,同时路上也存在收钱的情况(也请徒搭者合理适当给予车主报酬)。一路上,我们两个人的方式是班车、徒搭都试过。徒搭的情况下,给予车主油费或者请车主吃饭。
关于孜珠寺住宿:
目前孜珠寺无住宿点,但寺管会可以留宿上山人员,需要前往寺管会登记,并且需要自带睡袋,寺管会无法提供其他御寒物件。如果计划在孜珠寺留宿的人员,切记准备好装备,山上也可扎营(但请注意保护环境)。
关于孜珠寺吃饭:
孜珠寺有个小卖铺,饮料和泡面等都可以买到,其他的餐馆则无,所以请上山者备好食物。
关于看孜珠寺最佳季节:
孜珠寺位于317国道上,尽量避开6、7、8三个月份的雨季,对于自驾或者徒搭而言,道路状况相对好些。但具体天气也不好说,但一般5月份前和雨季后,天气相对好,如果要拍照天气相对给力,仅供参考。不管哪个月份前往,切记提前了解当地路况,可以大大节省出行麻烦。
孜珠丁真俄色活佛说过: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份的人。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过孜珠寺的,因为它太过偏远和险峻。
多年前我就听说过孜珠寺,而今终于抵达。当你看到孜珠寺的第一眼,我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无法用言语表达它带给你的震撼。那一刻,所有万水千山的跋涉都值得。
二、孜珠寺大殿介绍?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
辛绕佛祖曾预言:当后世无量光佛像、左旋白法螺与具格的贤者在孜珠山汇聚,即是我的身语意三宝具足,孜珠山佛法的火种将大放光芒,照亮世界。
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沙贡乡境内的孜珠山上,离县城约37公里。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这座寺庙已经成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场所。[1]
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
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
孜珠寺(3张)
昌都的孜珠山、玉龙的梅里雪山[2] 。六座山峰上到处是大殿、经堂、僧舍,繁盛时期僧人多达二、三千人。佛祖辛绕弥沃在弘扬佛法时,曾在孜珠山传法,给予巨大的加持。并且授记,今后孜珠山会对苯教佛法的发展和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会有许多利益众生的大成就者出现。此后历代在神山修行者中涌现出了80位大成就者,并留下了他们的珍贵遗迹。如有辛美祖普、东炯大师、占巴南喀大师、才旺仁曾大师、罗丹尼布大师、桑杰林巴大师等,以及他们和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山洞,并在石壁上留下了手印和脚印。孜珠山的圣迹比比皆是,岩壁和洞穴里自显的佛像、坛城、真言,令人目不暇接,它将如此丰富的本教宝藏集于一山。同时孜珠山也有代表六道轮回的绕山隧道,许多藏民虔诚的不远千里来此朝拜。[2]
孜珠寺地处险峻高山,远离世俗社会,使其一直保持着纯净的修法氛围。三千年来,无论灾荒、法难、战争还是动乱,虽然孜珠寺会受到干扰甚至遭到拆毁,但佛法的火种始终能在这里薪传不灭;许多苯教佛法的经典、仪轨只在孜珠寺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继承,例如每十二年演出一次的盛大神舞——《极乐与地狱》。孜珠寺弘扬显宗、密宗、大圆满等圆融无二的佛法,拥有着完整无漏的大圆满传承系统。宣扬去恶从善、因果报应、轮回痛苦和涅槃快乐等基本教理,主张广学博闻与实践修习并举,尤其注重修炼大圆满密法。
三、孜珠寺在哪里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孜珠山上,这座寺庙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孜珠寺在峭壁上悬空生成,颇为壮观,因此通往这座寺庙的路,也被大家称为如地狱般艰险之路。
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这座寺庙已经成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场所。
四、孜珠山景区在哪里?怎么去?
1.孜珠山(孜珠寺)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县城外几十公里;
2.可以在成都/重庆飞机飞到昌都市邦达机场,邦达机场停车场有去往丁青县的拼车(100元左右,好久了,有出入勿怪);
3.拼车到丁青距离县城还有几十公里就可以看见孜珠山景区的牌子,就在317国道左手边。
4.也可以先飞去拉萨,在拉萨玩完,从拉萨坐飞机飞邦达机场,然后用2、3即可。
5.现在有很多人飞到成都,从成都自驾川藏北线国道317,一路到孜珠山景区。估计从成都到拉萨一路玩得十天左右。
今年几次去了丁青,希望对你有用
五、林芝市孜珠寺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孜珠寺位于丁青县觉恩乡境内的孜珠山上,离县城约37公里。 据说孜珠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孜珠寺是苯教著名高僧罗邓宁波·仁增康珠于十四世纪中期再度兴建和恢复的。“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洞叠叠。由于历史的原因,苯教这个曾经一度掌握过西藏政教大权的原始宗教,后来不得不让位于佛教,而到边远偏僻的地方隐藏起来,以保存自己的势力。这使琼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苯教寺庙和教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而孜珠寺是康区一带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仪轨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孜珠寺的苯教禅院可系统地讲述苯教经典、传授包括神秘而古老的苯教无上瑜珈等各种修习方法。 该寺独具特色的不仅有苯教的佛事活动,更具特色的是苯教裸体跳神。据了解,这种裸体跳神的形式,在整个西藏能恢复的只有孜珠寺。在昌都的丁青,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那古老而神秘的苯教寺庙——孜珠寺。这是一座坐落于山顶上悬崖峭壁上的寺庙,也是康区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教仪保存最完整的寺庙。在内乌奇寺查杰玛大殿,我们欣赏到了喇嘛表演的跳神舞蹈。在乡村里,我们常常与热情的藏民共舞,跳起了“热巴”与“锅庄”舞。用“歌舞的海洋”来形容藏区,一点也不过分。藏民用歌舞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那载歌载舞的场面让你事后想起仍心潮荡漾。交通:昌都——孜珠寺,7个小时车程;丁青——孜珠寺,3个小时车程。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孜珠寺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六、天空上的寺庙——孜珠寺
文图/李旭 大狗熊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让我如此震撼过,
在海拔4800米的群山之巅会有这样宏伟的寺庙群。
真正的天空之城,
离天堂最近的信仰。
通往孜珠寺的山谷,雪山融化后的冰蚀山峰怪石嶙峋。从山下望去,在山峰的背面微微露出一点房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孜珠寺。
孜珠寺太过偏远。即使在偏远的西藏,它仍被认为是很难到达之地。其实它不仅是偏远,它简直就是藏在浩瀚如大洋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深处,而且是在高入云端的险峰高处。我想,只有天性喜爱在大地上云游的藏人才能走到那么个地方。过去,从山脚的317国道要骑马大半天才能攀爬上去。寺庙里的各项需求,都只有靠信徒们以人力和牦牛运送上去。近年,修起了一条简易公路通达孜珠寺,但也要底盘比较高的suv才能上去。
我们岔下颠簸狭窄的317国道,从更为狭窄的小路穿过一道两山挟持的山门。那两座山笔立高耸,极为险峻,它俩之间,只容一路一溪而已。进入山门旋即上山,山路的陡险只能以天梯来形容。
跨出车门的一刹那,我的心几乎跃到了眼睛一般的高度:孜珠寺赫然耸立在海拔4500多米的山巅扇子陡上,倚着一座座峥嵘的角峰,面对着念青唐古拉的一系列巍峨的雪岭,那壮丽的气象惊心动魄,世所罕见。不知是由于海拔高还是其他缘故,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往头上涌,一种罕见的力量整个攫住了我。我获得了。这样的闪念几乎催人泪下。
藏语“孜珠”的意思就是一个山体六个岩峰,即为如意宝峰、无影白琉璃峰、如愿实现峰、禅宝观明峰、智慧之剑峰、永恒卍峰。(卍,在汉语中念“万”字,在藏语里称“雍仲”,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它都是顺时针方向右旋,为卐,只有在苯教中才为逆时针方向左旋,为卍。)孜珠寺就建在这些岩峰间,一部分僧舍和修行室像一幅幅照片一样悬挂在峭壁上,那上面还有静修的洞穴。一群秃鹫蹲立在最高的山峰,俯瞰着寺院和众生。僧人们身着古朴庄重的苯教法衣,列队欢迎我们这些稀客。法号、法鼓和镲钹齐鸣,震撼山野。前来朝拜的信徒们有的纷纷叩拜,有的昂然站立,宛如一座座雕像,背景就是恢弘的雪峰。
苯教俗称“黑教”,是古代西藏盛行的原始宗教,是西藏古象雄文明的精粹,也是吐蕃王朝早期33代藏王信奉的国教。据说其上部在西藏阿里一带,后来自西向东传布到西藏各地,甚至远达云南藏区和纳西族地区。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教就深受苯教的影响。孜珠六峰山就是苯教的下部之门,足见孜珠寺的重要。后来吐蕃王朝兴佛抑苯甚至灭苯,苯教势力纷纷东移,偏远的孜珠寺自然就成了苯教的大本营。
苯教原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的神灵和自然物,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还有血祭的内容。后来强盛起来的吐蕃王朝兴佛抑苯,大量从印度引进高僧和经典,经过佛教与苯教的长期较量,苯教势力渐衰,遂逐渐吸收了佛教的部分内容,改佛经为苯经,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不过,藏传佛教也大量将苯教的一些仪式、神灵和内容吸取在内,成为世界上独具一格的藏传佛教。
早就听说苯教种种,以前只见过苯教的几座小寺和其它一些踪迹,这回终于来到其圣地,不由得肃然起敬,细细领略其神采。掀起腥红的绣有“卍”符的门帘进得大殿,满目俱是风格独特的壁画和唐卡,还有苯教祖师敦巴辛绕和其他苯教神灵的塑像,壁画、唐卡和神像上都有特征明显的蓝色镶边,僧人们的袈裟和帽子上也有蓝边。寺里当然还少不了各种稀罕法器和镇寺的宝物,甚至存有大明宣德年间皇帝所赐的铜钹和一尊佛像,还有康熙大帝赐给当时孜珠寺喇嘛桑吉林巴的大名御书。
我转到寺后,才发现孜珠寺背面正俯临着金曲河谷,滔滔的红色江水弯曲远去,直至远处的雪山脚下。河岸是红色的山峦,层层叠叠,线条壮丽。那辽阔的视野令人心胸大开。这真是个可以拥抱采纳整个世界的地方。据说苯教的先行者们在两三千年前就选择了这里建寺传道,那时佛教还远没有传入中土。那些苯教先师凭着怎样的信念、怎样的毅力、怎样的直觉才找到这样的地方?在此修行,不获超凡精神不得非凡正果才怪呢。
空洞的山峰是孜珠山的第三峰,传说那个空洞是大鹏鸟穿山而过留下。因为像一面悬空的镜子,可以照见世人之心,照见世间空性,所以第三峰又叫“见性峰”。如今这里,依然是苯教所崇尚的清净苦修之地。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