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龄延迟是怎么回事?如何检查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骨龄延迟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骨龄延迟症状要与异常矮小症状相互鉴别
异常矮小:生活中,每个人的身高都不相同,有的高,有的矮,但不论高矮,只要体型匀称,即身体各部分结构匀称适中,就应视为正常。如果异常的高大或异常的矮小或一家人中,众人皆高,唯你独矮,才能视为病态。
一是孩子属于体质性矮小,骨龄和生活年龄一致,这也算发育正常;二是孩子的骨龄小于生活年龄,这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异常,而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确定原因后,就可以对症治疗。同是以矮身材为主要表现,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宫内发育迟缓及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临床鉴别有一定困难,测定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并结合病史能帮助诊断;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骨龄正常,预测成年身高值较低,但家族遗传性矮小症患儿的成年身高预测值在遗传高度范围内;宫内发育迟缓骨龄偏低,成年身高也矮,结合病史,幼儿期即可诊断,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骨龄落后,骨龄与身高年龄基本一致,成年身高预测值并不低。
二、骨龄延迟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卵巢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
指导意见:
建议去医院查明具有的原因,在对症进行治疗,平常补充点钙剂,加强营养,休息好
三、医生为什么要经常测定儿童的骨龄?测骨龄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骨龄可以有效地反映人体的成熟程度,它相对于实际年龄的提前或落后能决定儿童的生长类型,对成年身高、女孩月经初潮等有重要影响,因此骨龄评价在临床医学中有广泛的用途,是许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儿科临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是骨骼生长成熟所不可缺少的,甲状腺功能低减将延迟骨的发育,长骨骨骺发育不全,肢体过短而成为侏儒。
所以,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的骨龄低于实际年龄。在以甲状腺激素治疗的过程中骨龄发育加速,呈现追赶性生长现象。
甲状腺激素剂量过大,可出现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相似的影响,引起骨发育一定程度的提前,即骨龄大于实际年龄。
2) 生长激素缺乏症
生长激素通过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骨骼的生长,因此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骨龄异常延迟,一般延迟两年以上,身材异常矮小。
用生长激素治疗,身高出现加速生长,且身高加速超过骨龄的增长,因此效果良好不会影响患儿生长潜力的发挥,然而有些药物如某些性激素或含有性激素的营养品,虽然当时也能促进孩子身高增长,但同时加速骨龄增长,促使骨骺提前闭合,最后就会使孩子的最终身高减低,所以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性早熟和性幼稚症
病理性和体质性性早熟儿童骨龄均提前。因骨骺提前愈合,因此成年后身材较矮。性幼稚患儿青春期明显推迟,由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骨龄延迟。
在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中,骨龄和成年身高的预测是重要的监测方法。骨成熟度和身高增长速度尽可能保持接近正常水平,是治疗过程最好的监测指标。
4) 全身性疾病
儿童全身性疾病很可能造成骨发育的延迟,如营养吸收障碍的消化道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营养不良儿童骨发育延迟,而且手腕部骨骺异常率明显增高。因此如果手部X线片上发现骨骺异常时,应当检查儿童有无内源性或外源性生长障碍。
5) 正常变异
对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第3个百分位或高于第97百分位的非病理性矮小或高大的儿童,骨龄是决定是否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判断青春期发育类型及成熟度方面骨龄检查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骨龄测定判断青春期生长开始加速的年龄、预测成年身高及女孩初潮年龄等,帮助解释由于青春期个体生长变异带来的烦恼和疑虑。
四、小男孩骨龄发育延迟怎么回事
你好,你说的情况多见于缺钙导致的情况,也可以见于
生长激素
分泌不足导致的情况。,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增加营养!,意见建议:
五、孩子“矮小”和“晚长”区别很大,家长要注意什么?
由于每个孩子的发育基础、生活环境、喂养模式不同,同龄孩子之间就会出现有的孩子身高相对高一些,有的孩子身高相对矮一些的情况。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现阶段身高发育的情况,代表着未来身高的高度,殊不知这里面还有“晚长”和“矮小”的差别。
“晚长”或“矮小”到底代表着什么?
晚长指的是孩子进入发育阶段,身体迟迟没有明显的变化,生长速度相对缓慢,直到进入下一个发育期,比如青春期,孩子的身体才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身高方面,会发生质的突破。而矮小指的是孩子的发育情况不满足正常的发育标准,与同龄人相比,孩子在各个方面上都要低于标准,其中身高方面最为明显。
可以看出,如果孩子属于“晚长”那么即便孩子现阶段身高并不高,在后期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时,身体就会被再次激活,发育速度会迅速加快,逐渐达到正常标准,甚至超出正常标准。但如果孩子属于“矮小”,那么孩子发育初期表现出的各方面发育不达标,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不会错过发育黄金阶段,耽误孩子长个。
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观察孩子有没有这些特征就知道了!
1、换新衣服、新鞋子的速度太慢
孩子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各方面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发育速度正常的情况下,半年就要买一次新衣新鞋,但如果孩子“矮小”,那么其身体发育速度就会相对缓慢,很可能一两年都不用买一次新衣新鞋,如果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有必要带娃就医检查了。
2、孩子在班上总是被排在前两排
大多数小学排座位,都是根据身高来的,为了避免个高的孩子挡着个低的孩子,老师就会将个低的孩子排在前面。如果孩子一整个学期都坐在前两排,丝毫没有往后排的趋势,那就说明孩子可能存在长个慢的情况,要及时检查并确认。
3、青春期发育速度缓慢
按道理来讲,青春期孩子的发育速度是最快的,有些孩子长得快的一年就能窜10厘米,但如果孩子青春期阶段,每年身高增长不超过5厘米,就有可能是“矮小”。
4、追溯家族史
身高发育是具有一定遗传性的,如果家族中存在“矮小”现象,那么孩子未来出现“矮小”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家族中的身高情况,如果女性存在不足1.5米高,男性存在不足1.6米高的情况,就有可能将“矮小”现象遗传给孩子。
5、就医检测骨龄
测骨龄的时候需要拍片子,医生会根据孩子身体不同关节的骨骼情况来测算孩子的骨龄,如果骨龄超过实际年龄,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在未来长个的可能性降低了,超龄越多,可能性越低。
家长在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身高发育方面的问题?
晚长和矮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家长盲目自信,把孩子“矮小”当成了“晚长”,再忽视后天的保养,那么孩子未来的身高就成问题了。建议家长平时多了 解孩子身体各方面的情况,有条件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才能早一步进行解决,问题得到缓解,孩子身高方面的发育就得到了保证。
六、关于骨龄
发上X片来看看啊。不发片不好说的
骨龄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涉及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领域几乎都要用到骨龄。但就儿童青少年矮身高来说,骨龄有下面三大用途:
1、判断儿童生长潜力(预测成年身高):
为何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近些年来,研究认为其根本机制在生长板内(长骨骺与骨干之间的软骨组织),生长板存在固有的程序性变化,随年龄的增长生长板出现功能性的衰老变化和组织性的衰老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称为“生长板衰老”。因骨龄评价与生长板结构性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骨龄可作为生长板衰老的标志。
矮身高儿童通常发育延迟,所以使骨龄更适合于估价剩余的生长潜力。例如,男孩在骨龄12-13岁出现身高生长速度高峰,骨龄15岁后生长减慢,身高剩余潜力在2-4cm,16岁接近成年身高;女孩在骨龄10-11岁出现身高速度高峰,13岁以后生长减慢,剩余潜力在3-6cm,15岁接近成年身高。
2、辅助诊断儿童身高生长异常的病因:
骨龄的延迟和提前程度可以帮助分析儿童身高生长异常的病因,因此在生长发育异常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都要定期拍摄手腕部X线片,评价骨龄。在继发性的生长疾病以及许多特发性矮身高(矮身材)儿童,骨龄通常延迟;而大部分原发性疾病(例如综合症,骨发育异常等)骨龄延迟较少。
⑴ 大部分矮身高儿童无明显病因,而称为特发性矮身高(ISS)。其中包括家族性矮身高。当依据身高确定了矮身高儿童为家族性矮身高之后,可以根据骨龄再进行分析,如果骨龄发育正常则可确定为家族性矮身高,但当骨龄延迟时则为体质性生长延迟(这类儿童依据骨龄评价的身高正常)。
⑵ 辅助病因诊断:在矮身高儿童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如果骨龄不延迟实际上可排除生长激素(GH)缺乏。骨龄发育提前是性早熟和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骨龄是否提前也是乳房初长过早和阴毛出现过早鉴别诊断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3、生长发育异常疾病的治疗监测:
骨龄不仅用于评价儿童身高生长的延迟、提前或青春期延迟,而且也广泛用于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治疗监测。
⑴ 用于决定性腺功能减退儿童开始替代治疗的正确时间。
⑵ 用于决定性早熟和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疾病儿童是否治疗。
⑶ 在几乎所有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治疗中都要应用骨龄和预测身高来监测骨成熟度反应和对成年身高的影响。例如生长激素缺乏、小于孕龄儿出生的矮身高、特纳综合症、特发性矮身高等儿童的治疗,以及需要应用GnRH类似物治疗的性早熟和氢化可的松治疗疾病的骨成熟度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