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曾国舅。
相传,吕洞宾、何仙姑、韩湘子、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曹国舅等八仙,在蓬莱阁上饮酒欢聚,醉别而归,铁拐李提议乘着雅兴,到海上一游,吕洞宾则建议八仙各凭道法渡海,各展仙家本事。
于是,八位神仙,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只见吕洞宾投下宝剑,踏浪而行,汉钟离扔下芭蕉扇,仰躺在扇子上,气定神闲漂流而去。
何仙姑把荷花往水中一抛,立于荷花之上,徐徐前进。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喊一声:去也!仙风飘飘,漂洋过海。
随后,铁拐李的宝葫芦、曹国舅的云板、韩湘子的洞箫、蓝采和的花篮各展神通,乘风逐浪渡海而去。这一幕便是八仙过海,历来被无数文学作品描绘的场景。
二、“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指的是哪几位神仙?
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
为什么八仙一定要是这八位呢?这八位神仙,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原来,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是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
八仙所持的:葫芦、扇子、渔鼓、宝剑、箫、花篮、荷花、笏板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在文艺作品中,则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八仙的形象,还与八卦相对应,每人均有各自对应的卦象。
铁拐李属于兑金之象。他以铁拐为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表示柔金之象,好别于乾刚之金。
汉钟离属于离火之象。汉钟离性情猛悍,他的宝扇一扇则出火,火烧龙宫等皆汉钟离所为。
张果老属于震木之象。因张果老于月宫砍梭椤树,树本为刚木,以别于柔木。
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故称纯阳老祖,所用宝剑亦曰纯阳剑。同时,民间还有吕洞宾与白牡丹谈恋爱传说,这则表示乾坤相合之理。
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
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传说民间大旱,韩湘子曾为民众吹箫降雨。
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手拿兰草,草本皆为柔木。
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地下乃土之位,但为刚土,因他本人曾与恶鬼决斗,乃刚之象。
因此,八仙过海得道成仙时,只有八卦卦象团结在一起,才能够组成完整的世间众生。这也是神仙用自身的行迹,留给世人的教化之理。
三、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中的八位仙人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韩湘子、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仙是道教神仙,他们原本都是凡人,持有不同的法器,例如铁杖、葫芦、芭蕉扇等等。
八仙过海故事中所讲的八位仙人分别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韩湘子、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它们都是道教神仙。
相关信息:
在传说中,八仙都持有不同的法器,比如铁拐李的铁杖、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张果老的纸叠驴,吕洞宾的长剑,何仙姑的莲花,韩湘子的横笛以及曹国舅的玉版。
同时,八仙和其他道教神仙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有很多道教神仙都是生而为神,但八仙原本都是凡人,他有的原本身份尊贵,有的出身下贱,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民间男、女、老、少、贫、富、贵、贱这几种群体。
四、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韩仙)、曹国舅(曹景休)。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才始定为现在八仙。
八仙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均是来自人间的。
五、八仙过海有哪八仙名字
“八仙过海”中的八位仙人分别是:铁拐李、韩湘子、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汉钟离、蓝采和、何仙姑。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
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
六、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 01
八仙过海中的八位仙人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韩湘子、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仙是道教神仙,他们原本都是凡人,持有不同的法器,铁杖、葫芦、芭蕉扇等等。
八仙过海是流传最广的中国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其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人们常用此典故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人。
在传说中,八仙都持有不同的法器,比如铁拐李的铁杖、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张果老的纸叠驴,吕洞宾的长剑,何仙姑的莲花,韩湘子的横笛以及曹国舅的玉版。
同时,八仙和其他道教神仙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有很多道教神仙都是生而为神,但八仙原本都是凡人,他有的原本身份尊贵,有的出身下贱,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民间男、女、老、少、贫、富、贵、贱这几种群体。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