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且介亭杂文中"介"读什么音
且介亭杂文中"介"读jiè。
一、介的笔画:4
二、介的部首:人
三、介的笔顺:撇、捺、撇、竖
四、介的释义
1、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介绍:内容简~。
3、存留;放在(心里):~意。~怀。
4、姓。
5、铠甲:~胄。
6、甲壳:~虫。~壳。
7、耿直;有骨气:耿~。
8、用于人,相当于“个”(多表示微贱):一~书生。一~武夫。
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扩展资料
一、介的字形演变
二、介的相关组词:介入、中介、简介、介绍、介意、媒介、推介、狷介、介词、耿介、介子、评介、介音、介怀
1、狷介[juàn jiè]
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之士。介:孤高,特出。
2、耿介[gěng jiè]
正直,不同于流俗:性情~。~之士。
3、介子[jiè zǐ]
质量介于电子和核子之间的粒子。种类较多,性质不稳定,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有的不带电,能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
4、评介[píng jiè]
评论介绍:新书~。
5、介音[jiè yīn]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
二、且介亭的意思
“且介”分别是“租界”两个字的部分,“且介亭”意谓“租界里的亭子”,表达鲁迅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讽刺。
三、且介亭的且怎么读
读:[ qiě ]
一、且[ qiě ]的释义:
1、暂且;姑且。
2、文言副词。尚且,与“况”呼应、
3、文言连词。且…且…(边这样边那样)。
二、且[ qiě ]的组词:
且由、更且、且可、且复、猼且
且权、兼且、且暂、固且、思且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且,荐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凡且之属皆从且。
白话版《说文解字》:且,垫桌脚的草垫。字形采用“几”作边旁,像桌脚之间有二道横杆,下面的一横,表示桌脚下的地面。所有与且相关的字,都采用“且”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果且[guǒ qiě]
果然,果真。
2、谩且[màn qiě]
休得,莫。
3、或且[huò qiě]
或将。
4、方且[fāng qiě]
尚且;还要。
5、且自[qiě zì]
暂且;只管。
四、且介亭怎么读
能问具体不?
且介亭杂文》得名由来:
鲁迅先生写《且介亭杂文》中的作品时,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是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所以鲁迅称自己的住所为“且介亭”,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且”为“租”的右半,“介”为“界” 的下半)。住在“半租界亭子间”写成的杂文,故名《且介亭杂文》。
附:原文如下
鲁迅杂文集《华盖集》和《且介亭杂文》的得名由来
鲁迅杂文集《华盖集》和《且介亭杂文》的得名由来
高一课文《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鲁迅先生在《华盖集·题记》中引旧时命相家言,说和尚交华盖运,是成佛成祖的先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鲁迅觉得自己就和一个普通人交了华盖运一样。“碰钉子”自然是常有的事。用“华盖集”来作书名,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强烈的愤懑和反抗。
《拿来主义》一文于1934年6月7日发表在《中华日报》副刊,暑名霍冲。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鲁迅先生写《且介亭杂文》中的作品时,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是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所以鲁迅称自己的住所为“且介亭”,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且”为“租”的右半,“介”为“界” 的下半)。住在“半租界亭子间”写成的杂文,故名《且介亭杂文》。
五、的且介亭是什么意思?
“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及犀利的笔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闸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二编》、《且介亭末编》。
《且介亭杂文》共三集,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同时出版。前两集由鲁迅亲自编定,后一集里部分稿件也经集中,其余则由夫人许广平代为辑成。
这些杂感不仅技巧圆熟,论证丰富,而且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也大都经过融会贯通,遵循杂感的特点结合在具体的内容里,符合于中国成语的所谓“深入化境”,在艺术上表现了突出的简约严明而又深厚朴茂的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且介亭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