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分录短期借款利息怎么算?
短期借款利息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及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所额外支付的利息企业应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短期借款的取得及偿还情况,其中发生的利息费用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一般短期借款利息结算时,可以按月度、季度、半年度进行支付,或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方式,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企业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期末计提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归还已计提的短期借款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其中,企业不计提借款利息而直接支付利息的,分录应如下: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归还短期借款本金时: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短期借款利息有哪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短期借款利息有以下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月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不大时,利息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或半年)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较大时,则可采有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确认和费用。
短期借款的利息结算方式:短期借款的利息结算方式分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不大的,可以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较大的,为了正确计算各期的盈亏,应采用预提的办法,先按月预提,计入当期损益,到期在进行支付。
三、逾期贷款的会计分录
逾期贷款应入的会计分录为:
借:逾期贷款
贷: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取得借款的核算(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款项时,应签订借款合同,注明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和还款时间等) ;
第二,借款利息的核算;
第三,归还借款的核算。短期借款一般期限不长,通常在取得借款日,按取得的金额入账。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理账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耗费,应作为一项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利息支付的方式不同,其会计核算也不完全一样。
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月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不大时,利息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或半年)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较大时,则可采用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确认和费用。
扩展资料:
具体的核算过程:
短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一)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二)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直接支付】
应付利息【月末计提】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三)归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期借款
四、利息怎么做会计分录短期借款利息和长期借款利息分
计提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1、计提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金融企业)
贷: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已预提部分)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等未预提部分)
贷:银行存款等
2、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到期支付利息和本金时
借: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分期计提并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分期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到期支付本金时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区别
1、长期借款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公司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和其他长期负债项目。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主要有经营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票据贴现借款、卖方信贷、预购定金借款和专项储备借款等等。
2、长期借款因为借款期限比较长等原因,利率高。短期借款最大的优势是利率低,许多经营形式尚可的A股公司热衷短期借款,并通过不断的滚动还款实现了实际上低利率长期使用借款的效果。
3、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不同,企业为此承担的风险不同。长期借款时间可以多达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期间的变化太多,借款机构所要承担的风险自然要大很多。但是短期借款期限短,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相对要低。